壹、活動目的
為強化台語、客語傳承、提升文學修養、推廣吟唱藝術,增進我國使用本土語言風氣,以彰顯本土語言價值、活化文壇生態、培植藝文人口,達到文化多樣性發展及重要技藝向下紮根之目標,爰鼓勵青年透過參與此活動增進面臨傳承危機之國家語言學習及使用機會。
貳、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立法院、教育部、文化部
二、主辦單位:義美文教基金會
三、協辦單位:灘音吟社、天籟吟社、台灣瀛社、中央社、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民間全民電視公司、自由時報、鏡電視、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
四、承辦單位:信民協會
參、比賽時間
一、徵件受理:111年4月28日(星期四)至6月26日(星期日)。
二、初賽揭曉:111年7月11日(星期一)。
三、複賽:111年7月23日(星期六)。
四、決賽暨頒獎典禮:111年8月27日(星期六)。
肆、比賽地點
一、初賽揭曉:網路公告。
二、複賽:霧峰林家花園(萊園-飛觴醉月亭)。
三、決賽暨頒獎典禮:立法院。
伍、參加資格
具本國籍且於徵件受理至頒獎典禮期間(111年4月28日至111年8月27日止)具我國教育部立案之公私立高中職,或我國教育部立案之五專一至三年級在校生身分者。(含當年度公私立國中三年級升高中職、五專之學生)
陸、比賽曲目
一、指定曲:8首台灣詩(詳附件一)
二、自選曲:30首(10首台灣詩或20首唐詩宋詞,表詳附件二)。
三、示範影片可參考活動Youtube平台。
柒、比賽規則
一、徵件受理
(一)初賽採網路徵件評選,參賽者請就指定曲及自選曲(附件一、二)各擇一首,以台語或客語朗讀、吟唱各一遍,先指定曲,再自選曲。
(二)參賽者在合韻的原則下,可用白話音或文讀音吟唱。
(三)參賽者請將朗讀、吟唱過程錄製成1支影片(以mp4格式存檔),與報名表(附件三,以電腦打字輸入勿手寫,以PDF格式存檔)一起以附件夾帶寄到KWSTCPC@gmail.com信箱,檔案名稱以【2022蔣渭水台語.客語漢詩吟唱賽-初賽/參賽者姓名/詩詞題目】命名,以利評審審閱。
(四)影片中,參賽者必須可辨識面目,不得以面具等物品遮掩,另指定曲及自選曲朗讀、吟唱時間合計不得超過五分鐘,且不得看稿錄影。
(五) 評審委員由大會聘請專家進行評審。評審內容分音讀(40%)、聲調音色(40%)、情感儀態詮釋(20%)三項。
二、初賽揭曉
將從徵件作品中評審出40件進入複賽,評審結果訂於111年7月11日於本活動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公告,並以電子郵件通知入選參賽者。
三、複賽
(一)入選者需於7月14日(星期四)以前以電子郵件方式回覆是否參加複賽,複賽參賽曲目與初賽相同,來信主旨請寫明「2022蔣渭水台語.客語漢詩吟唱賽-複賽參賽者姓名」。
(二)參賽者需就兩首曲目以台語或客語朗讀、吟唱各一遍,在合韻的原則下,可用白話音或文讀音吟唱。
(三)評審委員由大會聘請專家進行評審。評審內容分音讀(40%)、聲調音色(40%)、情感儀態詮釋(20%)三項。
(四)參賽者請攜帶學生證驗明身分,資料不齊全者及未按序號上台者,視同棄權。
(五)經評審選出20名進入決賽,5名備取。複賽結果於活動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公告,並以電子郵件通知入選參賽者。
四、決賽
(一)入選者需於7月31日(星期日)以前(以郵戳為憑)將決賽兩首曲目題目(需與初複賽曲目不同,仍自附件一、二中選定,報名表如附件三)寄至台北市信民協會(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37號4樓),信封註明「2022蔣渭水台語.客語漢詩吟唱賽-參賽者姓名」。
(二)參賽者需就兩首曲目以台語或客語朗讀、吟唱各一遍,在合韻的原則下,可用白話音或文讀音吟唱。
(三)評審委員由大會聘請專家進行評審。評審內容分音讀(40%)、聲調音色(40%)、情感儀態詮釋(20%)三項。
(四)參賽者請攜帶學生證驗明身分,資料不齊全者及未按序號上台者,視同棄權。
(五)決賽得獎者經評審團確定後於當日公布,於同日頒獎。
捌、獎學金
第一名1名:獎盃乙座、獎學金20萬元;
第二名2名:獎盃乙座、獎學金10萬元;
第三名3名:獎盃乙座、獎學金5萬元;
佳作14名:獎狀乙紙、獎學金1萬元。
玖、注意事項
一、「2021蔣渭水台語漢詩吟唱賽」之第一名及第二名獲獎者,恕不得報名參加本屆比賽。
二、參賽者不得以不同語言重複報名比賽。
三、所有參賽者之語音、文字,主辦單位保有使用權,並有權製作成影音、文字宣傳品,以做為推廣教育之用。
四、本活動實施辦法經提請指導(單位)參酌指正,並經大會審定通過後實施,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公佈修正之。
五、禁止冒名頂替與抄襲,凡有前列違規情事而查證屬實者,除取消得獎資格、追回獎金及獎牌、公布違規事實外,一切法律責任概由當事人自行負責。
六、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補充之,並公佈於活動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
附件一:指定曲
1. 〈送蔡培火、蔣渭水、陳逢源三君之京〉林幼春作(1923年)
一往情深是此行,中流擊楫意難平。風吹易水衝冠髮,人唱陽關勸酒聲。
意外鯤鵬多變化,眼中人獸漫縱橫。臨歧一掬男兒淚,願為同胞倒海傾。
2. 〈吾人〉賴和 作 (1924年)
鬱鬱居常恐負名,祇緣羞作馬牛生。世間未許權存在,勇士當為義鬥爭。
一體有情何貴賤,大千皆佛不聞聲。靈苗尚自無均等,又敢依違頌太平。
3. 〈敬步灌園先生二二八事件感懷瑤韻〉葉榮鐘 作(1947年)
莫漫逢人說弟兄,鬩墻貽笑最傷情。予求予取擅威服,如火如荼方震驚。
浩浩輿情歸寂寞,重重疑案未分明。巨奸禍首傳無恙,法外優遊得意鳴。
4. 〈次鏡邨氏鎌倉晤談有感原韻〉林獻堂作(1950年)
歸臺何日苦難禁,高論方知用意深,底事弟兄相殺戮,可憐家國付浮沈,
解愁尚有金樽酒,欲和難追白雪吟,民族自強曾努力,廿年風雨負初心。
5. 〈壬辰五月下旬大仁別莊喜少奇過訪〉林獻堂作(1952年)
別來倏忽已三年,相見扶桑豈偶然?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 蕭蕭細雨連床話,煜煜寒燈抵足眠。病體苦炎歸未得,束装須待菊花天。
6. 〈自由〉柏楊作 (1977年)
今日踉蹌回台北,人物都非兩渺茫。去時家園如完甌,於茲覆巢鳴寒螿。
念我身老童心在,仍將丹忱酬熱腸。先把無窮感恩意,第一修書報孫郎。
7. 〈意難忘〉蔡惠如作(1925年)
芳草連空,又千絲萬縷,一路垂楊,牽愁離故里,壯氣入樊籠,清水驛,滿人叢,握別到台中。老輩青年齊見送,感慰無窮。
山高水遠情長,喜民心漸醒,痛苦何妨。松筠堅節操,鐵石鑄心腸,居虎口,自雍容,眠食亦如常,記得當年文信國,千古名揚。
8. 〈悼蔣渭水先生詩〉張晴川 作(1931年)
投牢經事憶當年,廿載奔勞痛棄捐,此日哭君無盡處,遺篇一讀一淒然。
傷心身外一無餘,剩得蕭條數卷書;兒女遺孤猶在讀,親朋同志痛何如。
醫民醫病兩忙頻,慘澹經營茹苦辛,荊棘哀黎猶遍野,那堪君竟作歸人。
跳樑鼠輩猶縱橫,敵未消沉志未成,遺業艱難空罷手,劇憐風雨葬先生。
附件二:自選曲
一、台灣本土詩
1. 〈出師贈同學〉姜紹祖作 (1895年)
書幃別出換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
2. 〈弔簡大獅〉錢振鍠 作(1918年)
痛絕英雄瀝血時,海潮山湧泣蛟螭,他年國史傳忠義,莫忘臺灣簡大獅。
3. 〈獄中感懷〉蔡惠如作(1925年)
鐵門深鎖玉窗虛,權作桃源避世居。天地看來俱逆旅,身心安處即吾廬。
不堪牛馬長呼喚,應把蝗蟲一掃除。成敗如今且休問,盧梭民約見全書。
4. 〈獄中寄內〉林幼春 作(1925年)
板床敗薦尚能詩,豈復牛衣對泣時。到底自稱強項漢,不妨斷送老頭皮。
夢因眠少常嫌短,寒入春深卻易支。昨夜將身化明月,隔天分照玉梅枝。
5. 〈題蔣渭水遺集〉莊太岳 作 (1931年)
心血拋餘為愛羣,紛紛熱淚灑成文。那知是淚還為血,一片模糊辨不分。
6. 〈二二八事件寫實〉呂伯雄作(1947年)
公署不公失主裁,任憑奸宄亂鎗開。可憐俎上同胞肉,海港浮屍算不來。
7. 〈紀丁亥台北發生二二八事變一首步韻〉李增塹作(1947年)
二八緝煙事變生,戒嚴令下銃聲鳴;可憐被累無辜者,路上飲彈尸自橫。
8. 〈三月一日聞雷〉林獻堂作(1951年)
一聲霹靂出雲中,餘響遙拖羯鼓同。啟蟄龍蛇將起陸,應時花木漸成叢。
穿窗细雨深宵急,翻幕寒風薄暮洪。失箸英雄今已矣,惟餘燕子自西東。
9. 〈詠民主進步黨卅五周年〉游錫堃 作(2021年6月4日)
戡亂時期白恐橫,儆寰組黨入牢棚。明修棧道公編倡,暗度陳倉援會成;
逼蔣解嚴民主立,威權體破自由生。力行雪谷沖雲志,進步臺灣國際萌。
10. 〈感舊〉許夢青 作 (1896年)
不堪回首舊山河,瀛海滔滔赴逝波。萬戶有煙皆劫火,三台無地不干戈。
故交飲恨埋芳草,新鬼含冤哭女蘿。莫道英雄心便死,滿腔熱血此時多。
二、唐詩宋詞
1.〈觀放白鷹〉李白 作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2.〈梅〉王安石 作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作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遊子吟〉孟郊 作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5.〈慈烏夜啼〉白居易 作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爲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6.〈送別〉王維 作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7.〈江雪〉柳宗元 作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8.〈雨晴〉王駕 作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9.〈初春小雨〉韓愈 作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作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1.〈贈汪倫〉李白 作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2.〈早發白帝城〉李白 作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3.〈登鸛雀樓〉王之渙 作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4.〈過故人莊〉孟浩然 作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客至〉杜甫 作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16.〈旅夜書懷〉杜甫 作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7.〈無題〉李商隱 作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
18.〈題西林壁〉蘇軾 作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9.〈如夢令〉李清照 作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0.〈虞美人〉李煜 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請問有收到邱亮耘的報名影片嗎?因沒有收到確認函。謝謝!
您好,想請問一下,說明中的初賽影片錄製不得看稿,是否即是演講比賽的意思?